
↑ 虞美人花 (照片來自網路)
虞美人
寒流夜雨,氣象報導;中央山脈諸峰皆白,冬梅扣春。夜半起視,萬籟無聲,玉宇澄明,市野輕籠煙霧之中,惟街燈明滅。時方春耕,禾苗青綠,有竹柏月影交映春水,冽寒空寂,如虛似幻。
竹柏映月銀粼動,雨夜誰同夢?
芳花樓榭籠輕煙,下有玉人幽立水雲間。
冰壺鑲鑽琉璃界,龍蟄寒時節。
雲來桂魄墜西空,恍若身浸封凍水晶宮。
【自註‧註解】
〈虞美人〉詞牌名,前後闋各四句四用韻,雙平雙仄。本唐教坊曲名。史記項籍有美人名虞,常幸之,籍困垓下,為詩曰:虞兮虞兮奈若何?本調命名起于項籍虞兮之歌。古今詞話:「益州記曰:「雅州出虞美人草,唱虞美人曲,則隨風而舞,且應拍者。」又夢溪筆談:「高郵桑景舒,性知音,舊聞虞美人草,逢人作虞美人曲,歌之則枝葉皆動,他曲則不然,景舒曰:「此吳音也」,因取琴試操吳音,枝葉亦動,謂之虞美人操。」別名玉壺冰、憶柳曲、一江春水。
杜甫詩:“冰壺玉鍵懸清秋。”冰壺:比喻清涼世界。
《酉陽雜俎》:“月中有桂,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長斫之,樹創隨合。其人姓吳名剛。學仙有過,謫伐桂。”
王維詩:“桂魄初生秋露微”
蘇軾《念奴嬌‧中秋》:“桂魄飛來光射處,冷浸一天秋碧。”
《逑異記》:“闔閭水晶宮,備極珍巧,皆出自水府。”
杜甫詩:“水晶宮殿轉霏微”
虞美人
余少時嘗遊孔廟,見一老者蒼髯鶴髮,撫琴于曲水之畔,青松之下,引過往者注目。余則遠坐靜聽,或臆高山流水,疑非塵世中人。邇來二十年矣!青松依舊在,獨不見老者。但覺餘音繞耳,不絕如縷。
滄田陵谷曾一瞬,林曲吟秋韻。
桃源夢斷二十春,適志適情何事苦淹塵!
子期去後琴弦斷,烘葉彤雲亂。
幽人不見獨往來,但有清風皓月共徘徊。
【自註‧註解】
白居易《浪淘沙》:“暮去朝來淘不住,遂令東海變桑田。”
《詩經‧小雅‧天保》:“高岸為谷,深谷為陵。”
宋‧辛棄疾《清平樂》:“古今陵谷茫茫,市朝往往耕桑。”
《呂氏春秋‧本味篇》:“鍾子期死,伯牙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琴,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。”
蘇軾《卜算子》:“缺月挂疏桐,漏斷人初靜,誰見幽人獨往來,縹緲孤鴻影。”
~ ~ ~文 / 安 之 府 ~ ~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