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中山公園漫感二十二首
2008年10月後始有閒暇每天晨間運動於中山公園、植物園,經冬至春觀景雜思,書數首。
即景
漫行拳舞與狂奔,幽影穿林似野魂。
百疾千罹人若寄,卅年馳驅不解雲。
【自注‧注釋】
王安石《招楊德逢》詩:“雲尚無心能出岫,不應君更懶於雲。”
龔自珍《雜詩,己卯自春殂夏在京師作,得十又四首》其一:“
白雲一笑懶如此,忽遇天風吹便行。”詩中雲或白雲,代表一種懶散的樣子。
之二
清歌裊裊繞林梢,曼妙婆娑隨樂搖。
擬態麻禽窺獵物,懷中寵犬別樣嬌。
尿尿小童雕像
龍眠彩筆妙花生,最是天真畫不成。
稚笑兒童擬尿態,噓噓入水滴答聲。
【自注‧注釋】
李公麟(1049年-1106年),北宋畫家。字伯時,號龍眠居士,舒州(今安徽桐城)人。
進士出身,歷南康、長垣尉、泗州錄事參軍,官至朝奉郎。擅畫人物、佛道像,吸取歷代流派之長,自創一格,多用線描,筆法如行雲流水,而不設色,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神情意態,人稱「白描」;尤精擅畫鞍馬,常觀察群馬生活,求其變化,下筆形神兼備。注重寫生,畫技博取前人之長,承繼顧愷之、吳道子等人筆法,在新畫中表達新義。
所畫人物神態,栩栩如生。李公麟畫作時人評價甚高,宋徽宗曾讚他為當朝最重要畫家。元符三年(1100年)病痹告老,隱居龍眠山,號龍眠居士。〈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〉
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
碑石可憐無記文,鮮花清酒奠英魂。
一江戰士靈何在?問向平津獻城人。
【自注‧注釋】
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於1956年9月由代理嘉義縣縣長金輅立碑。碑體為圓長柱砲彈型,罕見的有碑無文。
一江山島戰役:此戰役爆發於1955年1月18至19日,由解放軍華東軍區部隊發動海、陸、空協同作戰,國軍指揮官王明生與官兵519人陣亡,副指揮官王輔弼和576名官兵被俘。解放軍393人陣亡,1024人受傷。
此次戰役國、共雙方各有不同說法與死傷數字,尤其是守將王明生之死。
平津會戰: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共64天。解放軍以林彪、羅榮桓、聶榮臻所屬東北野戰軍、華北軍。國軍以華北地區剿匪總司令傅作義所部50餘萬會戰於北平、天津一線。1月14日解放軍發動總攻,雙方激戰29小時,
天津失陷後,傅作義欲戰不能,欲守無力,欲逃無路,最終以和平解決,不使砲火波及古都北京,2個兵團8個軍25個師共26萬部隊歸降共軍,接受整編。中共建政後傅作義先後出任政協委員、政協副主席、全國人大代表、國防委員會副主席、水利部部長、水利電力部部長等職。1974年4月19日病逝北京。(詳見丁永隆‧孫宅巍合著《南京政府崩始末》)
↑ 小西湖~~湖內有石雕鯨魚戲水數隻
小西湖
煙波細柳曉晴遊,戲浪石鯨各頂頭。
瀟灑范蠡千古事,休將豪氣問東流。
【自注‧注釋】
范蠡事蹟見《史記‧貨殖列傳》
丙午震災紀念碑
高碑鼇負蟠螭龍,中有銘文賑恤功。
殖政猶知應濟度,聖朝何恥改塗封?
【自注‧注釋】
附:丙午烈震紀念碑說明牌
丙午烈震紀念碑為全台首座地震紀念碑。
西元一九0六(丙午年)三月十七日上午六時四十二分,嘉義發生芮氏7.1級地震,傷亡慘重,當時嘉義名醫莊伯容先生擔任嘉義廳參事,深感傷痛,懇請岡田廳長准于立碑紀念。碑成,立於本公園內,爾後事過境遷,碑文覆滅。
去年(89年)嘉義市玉山文化協會理事長李榮昱先生見園內有一石碑,碑面覆以新石板,上書「青年育樂中心」狀似舊碑,查閱文獻,獲知園內曾立丙午烈震紀念碑,疑即此碑!建請文化局復原。文化局隨即召開文獻委員會審議,決議復原。如今舊碑得以重視,特立此牌,以說明原委。96年3月
↑ 十二門砲台原址曾建一座太保樓
十二門砲台
此地曾修太保樓,樓塌砲朽不須憂。
若無齊意成城志,鐵壁金湯安足繆?
【自注‧注釋】
《國語‧周語下》:“眾心成城,眾口鑠金。”
《漢書·蒯通傳》:“必將嬰城固守,皆為金城湯池,不可攻也。”
晁錯〈論貴粟疏〉:“有石城十仞,湯池百步,帶甲百萬,而亡粟,弗能守也。”
禽鳥園
困鳳囚凰泣血紅,銅帷鐵幕阻春風。
破籠飛向靈林去,櫟木樗枝莫現蹤。
【自注‧注釋】
櫟:音 ㄌㄧˋ,樗:音ㄕㄨ
唐‧楊烱‧隰州縣令李公墓誌銘:「烱樗櫟庸材,瓶筲小器,仰惟先友,叨雅契於金環。」
三國演義˙第三十六回:「庶曰:『某樗櫟庸材,何敢當此重譽。』」
陳澄波複製畫
有台西畫第一人,槍口輕煙變天神。
精魄應知猶護畫,豈徒油彩之化身。
【自註‧註釋】
我是油彩的化身~~陳澄波(1895~1947)陳澄波誕生於嘉義。幼年父母相繼逝世,由祖母撫養長大,十三歲時才進嘉義第一公所學校(今崇文國小)。1913年考進「總督府國語學校」(今台北師院),1917年畢業返母校任教,翌年與張捷女士結婚。
因為熱愛美術,他棄教從畫,決定做專業畫家,1924年考進日本東京美術學校。三年級,他以一幅「嘉義郊外」入選第七回「帝國美術展」,這是台灣人第一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;翌年的「夏日街景」又入選第八回。這對台灣美術風氣的帶動,無疑是最大的激勵。
此後,陳澄波以奮起之姿,不斷締造個人藝術生命的奇蹟,躍居文化界領導人的地位。1929年任教上海新華藝專、昌明藝專、藝苑繪畫研究所,更是創作顛峰期。
1933年陳澄波自上海返台致力於美術運動,1946年當選嘉義市參議員。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,陳澄波以 其通曉北京話,具有大陸經驗,與陳復志、潘木枝、等十二名代表前往水上機場協商,不料只回來三人,其餘全遭拘捕,用粗鐵線捆綁,押赴嘉義火車站前, 槍斃示眾。一代畫家,在時代的悲劇下捐軀,也為若難的台灣史留下淒慄的畫面。(資料來源:陳澄波文化館)
龔自珍“夜讀《番禺集》,書其尾”詩:「奇士不可殺,殺之成天神。」
↑三信亭
梅園
三信亭旁細徑邊,善園橋外泮池前。
幽香縱有無人問!笑看春花嗔可憐。
【自注‧注釋】
三信亭:嘉義市第三信用合作社所捐贈之亭。
孔廟
司寇少微崇禮仁,幾曾嗟鳳又傷麟。
而今奉祀兩楹奠,堪慰東西南北人。
【自注‧注釋】
《史記》:「以孔子爲中都宰,一年,四方皆則之。由中都宰爲司空,由司空爲大司寇。」
《論語‧子罕》:大宰問於子貢曰:「夫子聖者與!何其多能也?」子貢曰:「固天縱之將聖,又多能也。」子聞之曰:「大宰知我乎?吾少也賤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!」牢曰:「子云:『吾不試,故藝。』
《論語‧子罕》:「鳳鳥不至,河不出圖,吾已矣乎!」
《公羊傳》第 26-28 卷:魯哀公 14 年 獲麟,孔子曰: 「吾道窮矣!」
唐玄宗〈經魯祭孔子而嘆之〉:「夫子何為者?栖栖一代中。地猶鄹氏邑,宅即魯王宮。歎鳳嗟身否,傷麟怨道窮!今看兩楹奠,當與夢時同。」
《禮記‧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於防,曰:‘吾聞之,古也墓而不墳。今丘也,東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識也。’於是封之,崇四尺。”鄭玄注:“東西南北,言居無常處也。”
~~~文/安之府~~~
感謝好友出外人贈詩
深秋公園遊,賦詩廿二首。
讚嘆兄奇人,學淵才八斗。
感謝好友靖琳的彩屋贈詩
綠蔭鳥鳴清風拂,悠然閒心萬事無。
小橋流水細柳垂,冉冉雲間紛擾逐。
感謝好友吳山水贈詩
笑看人間今古事,多情總為無情誤。
奇聞千年談不衰,軼事百日傳有無。
感謝好友雁子贈詩
半日閑來逛中山,得悉詩話歷史源。
遊賞細品未知處,取得賞趣悅心田。
感謝好友南方贈詩
四季聲色四季風,紅橙黃綠各不同。
觀景雜思書古今,墨客詩文如行雲。
又
艷陽穿樹葉影亂,枝頭鳥鳴唱不絕。
日日晨起公園行,靜看綠林點秋紅。